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宣传片
2021-07-05
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宣传片2021... [详情]
1树枝状分子为高度支化结构
2树枝状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几何对称性和大量的表面官能团。
1传统高分子材料为线形或低支化度结构
1树枝状分子的高度支化性质带来高溶解度特性,便于加工和应用。
2树枝状分子的高度支化和类球形结构使分子间链缠结较少,具有低熔体粘度特性。
3树枝状分子的高度支化性质降低了分子链的规则排列,玻璃化温度低,容易成膜,结晶性能显著降低,比如超支化聚酯,可应用于透明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4树枝状分子表面大量的官能团使其可具备很高的化学活性,并可通过端基改性来获得更多的功能性基团
1传统材料在很多溶剂中不能溶解,影响应用
2传统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比较高的熔体粘度,不利于加工和应用
3传统高分子材料分子链由于线形结构可能倾向于形成结晶物质,比如聚酯
生产树状高分子新材料的公司
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
聚集全职北大博士,与清华北大等名校合作
与北大教授20年研发经验的沉淀和积累
颜德岳,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受聘青岛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深固定研究人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测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1.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基于氧杂环单体的自缩合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带超支化“核”合聚氧化乙烯“臂”的两亲性多臂共聚物;进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观分子自组装机理,在实验室实现了宏观尺度的分子自组装和结构不规整大分子的宏观自组装。
2.学术成就: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聚合反应非稳态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从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计算聚合物分子参数的方法。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基础研究类)一等奖(1998)、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99)以及作为“高分子缩聚、加聚和交联反应的统计理论”的共同得奖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此外,他还和合作者一起推导出链分子均方回转半径的普适公式,建立了高分子构型-构象统计理论。颜教授的这些理论研究工作已被SCI刊物广为引用。他长期担任国际学术刊物《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的编委(1993-2002,该杂志在德国出版,SCI影响因子为1.573)。近年来颜教授又带领学生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颜德岳教授已在高分子科学的许多著名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尤其是近两年来,他在《Science》等影响因子高于6的刊物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其中,颜德岳教授及其博士生周永丰、侯健在2004年1月2日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Macroscopic Tubes》的学术论文,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宏观分子自组装现象,由一类新型的、不规则的超支化共聚物自组装得到了厘米长度、毫米直径的多壁螺旋管,将自发超分子自组装研究领域拓展到了宏观尺度,使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这与颜德岳教授长年的学术积累、敏锐的学术眼光、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的科学态度是密不可分的。颜德岳教授除了早年约40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高分子通讯》等国内刊物外,其余260多篇论文被SCI收录。他引800多次(含国外出版的教科书、手册、大全和丛书他引208次),单篇他引最高达70多次。可见,颜德岳教授的研究工作已得到了国际高分子科学领域同行的广泛认可。
3.发明:和博士生一起报道了由商品化单体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和控制聚合物支化度的技术,解决了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抗过氧化氢氧化问题,为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找到了无毒价廉的配体,发现聚丙烯熔体在降温过程中31-螺旋的构象达到临界长度时就会发生相变等等。这些发明和发现在高分子科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4.教学成就:他曾讲授《统计热力学》、《聚合反应原理》等课程,指导研究生50多名,被评为2004年“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基础研究类)一等奖(1998)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99)高分子缩聚、加聚和交联反应的统计理论”的共同得奖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
危岩教授,1957年9月1日出生于江西临川。1977年初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 两年半后于1979年大学毕业考进研究生院。1981年在冯新德院士指导下,完成论文获得北大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学习,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初在该校教授指导下获博士学位。然后在麻省理工学院Gary Wnek教授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1987年在费城爵硕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1991年升为杜邦副教授并被授予终身教职。1995年被提升为正教授。2004年初荣升为瓦格纳高分子与材料化学讲座教授。2004年初荣升为瓦格纳高分子与材料化学讲座教授(Herman B. Wagner Professor of Polymer and Materials Chemistry)。同时他还兼任爵硕大学先进聚合物与材料化学研究中心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兼聘教授,以及美国化学会费城材料化学论坛主席。
危岩教授于2009年11月加盟清华,任化学系讲席教授。他在清华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生物纳米高分子材料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技术中的应用。
个人业绩如下:
1.危岩是改革开放后于1995年在美国最早获正教授者之一, 2004年初被冠名为瓦格纳高分子与材料化学讲席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兼聘教授,以及美国化学会费城材料化学论坛主席。
2.从1995年起,危岩已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复旦、浙大、中科大、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重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3.危岩是首批国家杰出青年B基金获得者、中科院杰出海外学者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首批海外评审委员。被评为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2006年出任上海交通大学长江讲座教授。2011年成为科技部973纳米仿生能源专项首席科学家,并获2012年国家基金委高分子重点项目基金。
4.危岩研究领域包括导电树枝状高分子、树枝状高分子生物材料、环保吸油除油材料、介孔分子筛水处理材料等,获得20余篇授权专利。获美国化学学会费城地区奖、Drexel University成就奖及杜邦公司青年教授奖等多个奖项。
5.危岩教授在世界各地进行学术演讲480余次。累计发表论文654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出版论著3本。
1973-1977 :北京大学化学系 1977-1993: 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1993-1994 :美国 Dupont 公司 1994-1995: 美国 Drexel 大学化学系 1996- 2004.8: 北京大学化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2004.8-: 北京大学化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研究领域:
1.树枝状高分子的合成、修饰与功能化研究
2.以树枝状高分子为构筑单元的可控有序纳米体系及材料研究
3.以树枝状高分子为基础的仿生抗体类似物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4.智能化基因投递系统及药物载体研究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1.B. B. Wang, X. Zhang, X. .R. Jia*, Z.C. Li, Y. Ji, L. Yang. Y. WeiFluorescence and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s Peripherally Modified with Aromatic Chromophores: The Effect of Dendritic ArchitecturesJ. AM. CHEM. SOC. 2004,126, 15180-15194
2.L. Yang, Y. F. Luo, X. R. Jia*, Y. Ji, L. P. You, Q. F. Zhou, Y.Wei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Platinum Nanocrystal Core - Poly(amidoamine) (PAMAM) Dendrimer Shell Structures as Monolayer Films.J. Phys. Chem. B, 2004, 108, 1176 - 1178
3.Y. F Luo, Y Li X. R Jia*, H.Q Yang, Q. F. Zhou, Y. WeiFabrication of Ag-Nanoparticles-Encapsulating Multilayer Films Based on PAMAM Dendrimers with Covalent Interlayer Linkag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3, 89(6), 1515-1519
4.J. F.Wang, X..R. Jia*, H. Zhong, Y.F. Luo, X. S. Zhao, W.X.Cao, M.Q. Li and Y. WeiSelf-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吉林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士; 1989-1991年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助工; 1994年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 1997年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1997-2002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有机大分子所和美国北卡州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02年6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 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研究领域:
1.功能树枝状分子、树枝化聚合物的合成、组装及性能研究。
2.共轭高分子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
3.新型两亲性大分子的合成及其超分子组装。
左1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朱新远院长;
右1 晨源分子 李武松总经理(北大博士)
国内唯一树枝状聚合物院士工作站!